银白色的外壳,里面装两节大大的电池。晚上出门上厕所和在被窝里偷偷看武侠小说的必备。
5.录音机初中开始上英语,老师为了让学生练好听力,都会要求买一个录音机,每天布置听力作业,不过大部分人都是用来听港台歌曲和鬼故事了吧。
6.搓衣板那时候洗衣机可真正是有钱人才有的,大部分普通人家都是一家一个搓衣板,然后再买一个铁大盆,洗衣服就靠这些了。冬天的时候,一洗就是一上午,现在晾衣服都嫌麻烦的我才体会到当时我妈的痛苦。
7.蜂窝煤小时候没有空调,安不起暖气,一家人取暖就靠一个小小的铁炉子,炉子烧的就是这种蜂窝煤。集市上有卖成品的,不过我爸为了省钱,经常是带着我DIY。
8.算盘这个应该是比我还要早的物件,上小学时老师曾要求我们带算盘,但只是简单认识,并没有要求如何使用。
9.暖水袋没有暖气,一到冬天,进被窝就是一场噩梦,所以我妈每天晚上都会提前在我被子里放一个暖水袋,简直是体寒脚凉者的福音啊,记得有段时间还会用点滴瓶子代替。
10.收音机电视机经常信号不好,而且没有几个台,所以家里最常用的电子产品还是那个挺笨重的收音机,我妈做饭的时候经常听评书,后来收音机慢慢变小了,就可以拿着去地里干活,打发繁重无聊的时间。
11.石磙我们那叫磂砫,用来压场的。小时候还没有联合收割机,那会夏天麦子熟了,都是人工割下来,拉到专门晒麦子的场地里,然后用拖拉机拉着这么一个大家伙来回压,目的是把麦子压出来,随后一大家子人,把麦秸挑走,把麦粒筛出来,一天下来真的累得不行。
12.箅子那会家里都是烧大铁锅,下面煮粥,上面就得用篦子熥馒头和剩菜,现在基本都是不锈钢的了。
13.篦子小时候很少现在这种塑料的梳子,都是用木头做的,这种篦子齿特别密,所以梳头很容易夹头发,应该是不少女生的惨痛回忆。
14.风箱小时候没有电磁炉,没有燃气炉,基本都是自己盘灶炉,烧木柴,必须要用这种风箱来通风,所以做饭的时候就得一遍炒菜,一遍添柴,一遍还得费力地拉风箱。
15.顶针家里穷,很多鞋都是自己做,但是鞋垫又厚又硬,针很难穿过去,所以就得带着顶针,用顶针顶着针用力,才能穿过去,有时候甚至还得用钳子夹着针头使劲拽。
16.扁担甭管是在家里挑水,还是下地干活挑粮食,直接用手拎着一会就受不了,所以就要用这种长长有韧性的扁担挑着,但说实话不比用手提着轻松,不一会肩膀就又酸又疼。
17.四角各地叫法不一样,我们那叫元宝。用两张纸叠成的玩具,分正反两面,男生摔着玩,把对方的元宝掀过来就算赢。
18.玻璃球同样是男生的游戏,下课铃一响,男孩子们就冲出教室,一部分去玩元宝,另一部分就去弹玻璃球,玩法也很多,不过现在都忘了,就记得有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模。
19.陀螺那会陀螺不是现在这种塑料或者铁制的,大部分都是用木头手动削出来的,最后在尖部安装一个铁珠子,在尾部涂上一些墨水,就算完成了。
20.铁圈那会没有手机,电视没多少台,孩子放学干啥呢?女生跳皮筋、玩石子,男生基本就是滚铁圈玩,就是那种二八大杠自行车的车圈。用手或者用木棍滚着玩,现在想想挺傻挺单纯的,就一个破铁圈也能嘻嘻哈哈玩半天。
文章来源:《电子与封装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yf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2/769.html
上一篇:电子与封装护理论文网(电子封装技术丛书)
下一篇:什么是TS格式(电子封装研究生)
电子与封装投稿 | 电子与封装编辑部| 电子与封装版面费 | 电子与封装论文发表 | 电子与封装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电子与封装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